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舀一小勺钢水往地上一泼,根据状态就能判断出钢水中的碳含量;看一眼炼钢炉中钢水放渣的亮度,就能准确说出钢水的温度。这一双“火眼金睛”,是中信重工大工匠杨金安浸淫炼钢行业34年练就的绝活。
“2004年之前,中信重工在炼钢领域一直是拿平炉和别人的电炉拼,不少重要指标的判断,凭的完全是炼钢人的个人能力和经验。”杨金安说。为了尽快掌握炼钢技艺,他把每天的工作安排、炼钢种类以及每一炉钢水的电耗、氧耗等数据,都记录在册,至今已记满了50多个笔记本。
2013年年底,中信重工首次进入大型加氢锻件市场,整整三个月时间,杨金安不分白天黑夜守在生产现场,把每一个可能引起变化的技术数据都记录在册,最终和团队实现了首批加氢钢锭一次交检合格,创造了特种钢冶炼史上的“奇迹”。2017年,中信重工仅石化加氢锻件就完成生效订货近4亿元,实现了爆发式增长。
“热加工生产是系统工程,各班组都有自己的‘绝活’。只有每一个人、每一道工序都把工作做到极致,我们才能把产品质量做到最好!”杨金安告诉记者。
“曾经陪伴我师傅几十年的老式平炉,现在已经改成了现代化电炉。先进设备让操作变简单了,测试数据也更精确了。”杨金安的徒弟、28岁的中信重工钢铁冶炼工张敏波说,“但是,越来越复杂的任务要求,正在对一线工人的工艺创新能力提出新挑战!”
张敏波一进厂就加入了杨金安班组。过去在工匠领域有“教会徒弟饿死师傅”的说法,所以很多老师傅在教徒弟时往往留一手,但张敏波来到厂里后却发现并非如此。在一次以“如何提高炉体寿命”为课题的创客会议上,张敏波大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这一提议经过创客群体讨论分析后被采纳认可,并成为一项执行标准。“那一刻我太有成就感了!”张敏波激动地说。
让张敏波这样的青年工匠有奔头、有干劲,得益于中信重工创立的工人创客群。2013年起,中信重工成立了大工匠工作室,之后又扩展至由全国劳模、金牌首席员工领衔的22个创新工作室。
“新的一年,我还要为创客群贡献更多金点子,体现青年工匠的独特价值。”张敏波信心满满地说。
记者手记
对技艺的精益求精,让老一代大工匠成就了自己的辉煌。迈入新时代的河南产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,大力推进精益制造、品牌制造,迫切要求我们通过创新体系建设,加速培养出新一代的大工匠群体,为河南制造业的腾飞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。
(记者尹江勇冯军福)